“抓精品!”这个口号没有错。文艺作品只承认质量,对数量的多少是从不计较的。问题是怎么个抓法?其次是精品由谁来定夺?这两个问题不弄清楚,抓精品只能流于正确的废话一类。先谈第二个问题,是否精品绝非少数人更不是一两个位高权重者说了就能算的,关键要广大观众认可,而且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珍品相对当时的创作是少而又少,但是足以支撑起中华民族文明的脊梁。康熙、乾隆处在盛世,位至九五之尊,诗作遍于九州,数量之多可当冠军,吹喇叭抬轿子者不计其数,但留下来的且被后人传诵的又有几何?即使有些“专门家”,因为“拿了吃了” 说了些违心话,结果只是升高的气球,一炸皆空。前些年听说出了一批精品,得了这个奖那个奖,群众不爱看,也看不起,结果只是昙花一现,演了一两场只好收场,说明精品是不能御封也不能恩赐的。
再说第一个问题:如何抓?客观地讲,有不少好作品确实是“抓”出来的。但是,也有一些好作品既没有人抓,开始甚至不被看好,后来才被历史所承认。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似乎也成了艺术创作规律中的一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历史上的实例太多也太远,新旧社会两重天,谈了也是老生常谈,难以打动那些一心想一夜“抓”出一个精品来的朋友。突然想起黄梅戏经典之作的《女驸马》,它的经历倒像是一出“好戏”,值得我们再去仔细品味。当年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对此剧的来龙去脉多少了解一点,因为毕竟不是当事人,了解得不完整,不详尽,也不一定准确,写出来只想仅供圈内圈外的朋友们参考而已。希望知情者补充修正,把这件好事做好,为“抓精品”出一把力。
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试图分几个步骤把它的发展轮廓说清楚。
第一步,不被看好。
《女驸马》是根据传统剧目《双救主》整理改编的。1957年开始,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按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徽剧、梆子戏等剧种的传统剧目,开始进行系统的挖掘、记录、出版工作,一是保护,二为整理、改编做好基础工作。黄梅戏这一块统由陆洪非主持其事。最后出了十大本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基本上包括了当时仍在流传的黄梅戏传统剧目。陆洪非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双救主》不在“三十六”本大戏之中,记得在剧目室小范围内议论过这个本子,一致认为糟粕太多,难以整理改编,建议暂放一边,总之是“不被看好”。
第二步,独辟蹊径。
王兆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军旅艺术家,解放之初即发现了黄梅戏的魅力,和黄梅戏艺人合作搞出一些好戏。后来又以 “待罪”之身投入傩戏、岳西高腔的研究,曾被选为中国傩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58年间在研究岳西高腔之时,从潜山籍著名黄梅戏老艺人左四和处看到《双救主》的手抄本,他力排异议,认为有可“挖”之处,为剧团丰富一个上演剧目。费时不久,居然改编出来了,改名为《女驸马》,这才引起安庆地区文化部门的注意。
第三步,挤进会演。
剧本交到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剧团团长姚明一看本子不错,作为一个“丰富上演剧目”,绝对没有问题。但本子太粗,还要下一番功夫。于是动员剧团的编剧、导演、唱腔设计以及主要演员全体出动,献计献策,据说两三位编剧导演甚至亲自动手修改,终于把这个“案头之文”变为“台上之曲”,初试锋芒,反映良好,两位著名的黄梅戏演员麻彩楼扮演的冯素贞和王鲁明扮演的刘文举刘大人,尤为出色,掌声鼓舞了剧团,也鼓舞了安庆地区文化部门,他们想使剧团更上一层楼!
当时,安徽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即将在芜湖举行。安庆地区已推荐了现代戏《洪波曲》等剧。安庆地区又提出把《女驸马》再报上,当时笔者在会演材料组负责整理材料和报道工作。省里以“会演在即,此例不易开”为由,婉言拒绝了。但经不住安庆地区文化部门,特别是姚明团长软磨功夫,只好“破例”应允他们作为 “展演”来芜。展演就展演,能来就是胜利。
[Ok3w_NextPage]第四步,引起重视。
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展演”大放光彩。省文化局负责人如实向省委汇报。省委主要领导曾希圣一听出了一个好戏,马上来了劲头。曾希圣是一位有文化素养的领导人,对文化艺术尤为关心和支持,他立即前往观摩,观感不错,认为基础很好,仍有加工提高的空间,便亲自召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少其、省文化局负责人余耘、江枫、剧目室的陆洪非和笔者座谈,他首先肯定安庆地区做了一件好事,同时提了几条修改意见,请陆洪非负责修改,由省黄梅戏剧团移植过来演出。并且说,这次不要再搞集体创作了,但要发扬全团的力量,下定决心去搞。省委领导表了态,大家各抒己见,尽欢而散!
第五步,偶然触电。
毕竟有安庆地区提供的好基础,陆洪非加班加点,省黄全力以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再加工,主题突出了,冲突加强了,人物丰满了,唱词诗化了,声腔优美了,剧情合理了,戏更紧凑了也更加有戏了。特别是严凤英、王少舫分别扮演的冯素贞、刘文举更是夺人眼球、栩栩如生,再加上张云峰的皇帝、潘璟琍的公主等,可谓珠联璧合,满台生花。尤其是最后两场“洞房”和“金殿”,不仅把戏推向了高潮,而且形成了“戏胆”,为黄梅戏增添了两个精彩的折子戏!
当时,省文化局还在“抓”另一个戏,即由大跃进民歌延伸出来的现代神话剧《牛郎织女笑开颜》,由省庐剧团排演演出。因为是歌颂“三面红旗”的,受到方方面面的关照。在此期间,毛泽东一行和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等来皖巡察,在稻香楼小礼堂观看了《牛》剧,看到江淮大地上各种战斗队战天斗地,大显神威,把“三面红旗”举得高高的,毛泽东以及柯庆施等大为高兴,数度鼓掌。闭幕后,毛泽东还对陪同看戏的省文化局长钱丹辉嘱咐:“最后要开打,打到天上去,人定胜天嘛!”柯庆施一看主席如此高兴,立即表示此剧可以拍成电影,广泛宣传,并下令要上影厂派人来具体落实。上影厂接到指示,很快派了一套班子来肥,一看《牛》剧,个个傻了,都认为此剧不可拍。硬抗不行,只好软磨,以无法体现“端起巢湖当水瓢”和“人神混战”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为由,表示不好办,而且这时由 “三面红旗”引起的灾难在全国范围内已有显露,更不宜拍了。但不拍又不好,于是他们提出你们安徽还有什么戏?钱丹辉说还有一个黄梅戏《女驸马》,是古装戏。他们说先看看一并研究。看完《女》剧,一致叫好。经过一番复杂的手续,最后决定就拍《女驸马》。
安庆地区以此剧“挤进”安徽戏曲会演,现在安徽又以此剧“被邀请”去上影厂拍电影,这一“挤”一“邀”,看似偶然,其实有其必然性,关键就在于它的实力;没有吹捧,没有炒作,所幸更没有瞎指挥。电影《天仙配》是黑白片,电影《女驸马》也是黑白片,加之是黄梅戏,再加之是由严凤英、王少舫等主演的(为了拍这个戏,还把严凤英的大徒弟田玉莲从安庆调来演丫头春红,认真之极),电影一放映,全国轰动,反映超过预期,和电影《天仙配》相匹配,犹如一对姐妹花。街头巷尾竞唱黄梅戏,黄梅戏从此又上了一个台阶。后来又经过各地黄梅戏剧团的轮流演出,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打磨,不断成熟,不断提高,终于水到渠成成为大家公认的经典之作。http://www.glzy8.com/
曲折的经历,成就了《女驸马》。她似乎在告诉我们:抓精品,有的可遇不可求,有的可遇也可求,总而言之要容纳多元化的方式,可以自上而下地抓,也可以自下而上地抓。总之,文艺创作的环境要宽松些。在我们庆贺《女驸马》成为经典之作的时候,绝不可忘了这段曲折的历史,首先应该感谢王兆乾和老艺人左四和,同时,不可忘了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的首排艰难,不可忘记安庆地区文化部门看准了硬“挤”的耐力,不可忘记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各级领导慧眼识珠,甚至亲自“操盘”的胆识,不可忘记陆洪非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不可忘记省黄整个团队的创造精神,不可忘记上影厂的艺术家们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临门一脚”的勇气,也不可忘记后来者黄新德、马兰、韩再芬、吴亚玲、吴琼、李文等等的继承和发扬,当然也不可忘记广大观众的厚爱……说明这一大串不可忘记,一是事实,二是想说明搞精品是多么地不容易。相反,如果环境宽松,上下齐心,善抓机遇,不屈不挠,又是多么地容易。总之,按艺术创作规律办就无往而不胜,和艺术创作规律对着干有权有钱也难免“刀枪入库”的下场。
[Ok3w_NextPage]这就是黄梅戏《女驸马》曲折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