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企业管理 >> 创业指南 > 许为平总部经济打造者

许为平总部经济打造者

在北京,甚至在中国,提起总部经济,人们便会自然地谈起总部基地,而知道总部基地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许为平,这话说得不算过头。两年间300栋总部楼矗立在北京城南,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许为平勾勒了总部基地的蓝图,也实现了北京建设总部经济的梦想。

总部绅士许为平

许为平,何许人也?在总部基地项目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谁?但就是这个四十出头、身高一米七、貌不惊人、默默无闻的出自浙江的英籍华人,一出手就让中国经济界和地产界的大佬们刮目相看,甚至目瞪口呆。2003年6月19日,总部基地隆重开工之日,“大手笔”、“有魄力”、“操盘高手”……各种对许的称颂之词便接踵而至。

许为平,英国道丰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关村丰台园道丰科技商务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一个极富创造精神的人,是一个善于借势发力的人,一个商人与学者的结合体”,中国总部经济代言人。

许为平还有一种英国绅士的气质,这是否与他留学英国、从业经历有关,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不论他的演讲,还是他同与会要人的频繁接触,言行举止、神情之间,英国的绅士色彩显露无遗。而他又有着明显的的东方面孔与潜力,这又使他成为集团的明星,因此他才能以亚太区总裁的身份开展道丰在亚太的业务,因此才有道丰在中国电子、通信及网络系统集成领域的频频登场。

据熟悉许为平的人透露,上世纪9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许为平是中关村地区的风云人物,他所创办的企业——中南集团的税收位列中关村科技园区前20名。许曾作过记者与学者(政策研究室工作),后于1989年至1996年在中关村“下海”,并使他的能力与知识在大“海”中得到沉“淀”。

许为平祖籍浙江海宁,与金庸同乡。也许当地的文人传统给予了许为平更多的乡土滋养。1996年,许为平远去英伦求学从业,异国的几年经历,成就了别样的他。数年后,当他在中关村丰台园的总部基地以道丰集团亚太区总裁的身份,出现在熟悉他的人们面前时,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迅速成了媒体的宠儿,总部经济潮起中国。

谈及为什么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远离中关村而去。许为平说,维持个人生活只需要二三百万元就够了。当时他的想法是去了解真正的企业与管理,去了解职业化的经理人是怎么工作的——当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非职业经理人。也许,更深层的动力来自于记者、学者与创业者这三“者”的合力。于是,他从“海淀”跨海到英国去寻找自己的未来;于是,故乡和家园成为空间里的深深记忆;于是,一个新的许为平开始产生。不论言谈与风度,不论习惯与思考,许为平已然让他中关村的朋友们强烈地感觉到他不再是“吴下阿蒙”,而今,“阿蒙”已迈入明星阶段。

对于人们的惊讶,许为平早已习惯,并且显得异常平静。也许,就在这平静之后,有着他“山高水深”的峥嵘岁月。

打造奇迹总部基地

“谁谓河广?一苇航之。”只要信心与智慧在,人生就不会缺乏跨海的舟楫。许为平说,从1999年开始,他就为总部基地的实施而努力,总部基地项目经过了四年的酝酿、运筹。四年是一个漫长的讨论、切磋、精炼的时期,从总部基地的立意、策划、规划和定位实施,我们走过了漫长的日日夜夜。

就北京而言,CBD、亦庄、金融街都是一种总部经济形态,但真正将总部自觉地从头一以贯之的则是总部基地。不论从定位、功能、物业形态,还是服务设施、文化涵养上,它都为企业总部量身定做。

总部基地是许为平实现人生梦想的一个大平台,这是他自己的世界和王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营与耕耘,在某个时候将自己的理想变现。如今,300栋总部楼已建成,其中200栋已投入使用,13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每天都有几批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访问团、考察团、大使团走访总部基地,因为这里有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这些人不是猎奇而来,他们是在寻找一种模式与他们自己的事业对接。就北京市而言,书记刘淇来了,王岐山市长来了;就学界而言,“欧元之父”蒙代尔来了;就商界而言,世界500强的许多掌门人都来了。

随着这些人的到来,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的模式播散到整个世界,总部经济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首选模式,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形成模式。2004年初,总部经济在中国成为燎原之势,从经济话语变成政治话语,许多地方的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等城市展开总部经济资源的“争夺战争”。整个中国经济与政治的想像力被总部基地和总部经济激发起来了。在概念层出不穷的知识经济时代,总部基地和总部经济上演了一幕成功的传奇。

总部基地平平仄仄地展开,像一首有韵脚的诗。

创造总部移民文化

许为平是有“野心”的。2005年,当许为平提出要打造一种新型的文化——总部文化后,很多和许为平有着深入接触的人更坚定了自己对许为平“野心”的评价。

在许为平看来,一个区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依托,也只有这样她才会更有底蕴,更有长远发展的吸引力和持久性。而丰台目前没有,因此作为丰台的建设者之一,许觉得自己应该为丰台做点什么或留点什么。如果要从较高层面来理解,我们不妨将其视为许为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最实际的销售角度来理解“总部文化建设之于总部基地刻不容缓”。因为,总部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总部基地的形象宣传,而且可以带动总部楼的销售。

在许为平的总部文化构想中,它应该是一种类似于美国或新加坡的移民文化”亦或“泊来文化”。

许为平的根据是,美国是一个拓荒者建设的国家,是一个移民社会,它的文化是舶来文化或者说移民文化。这种现实的选择构成美国的实用主义,而且美国文化汲取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精华,加上移民拓荒者的现实感、充满激情和梦想,就形成了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总部基地的文化形成模型同美国相似。每一个入驻的企业,包括总部基地都有一股激情和梦想;都是搞经济的,具有现实主义的氛围,同时,各个企业都是“移民”,带来各自的企业文化,大家成长在总部基地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一定会产生“美国式的活力文化”。这样,总部基地就会有了灵魂。

许为平认为,文化的形成是个很神秘的过程,关键是沟通、合作与交流。总部基地内的企业创新文化形成后,总部基地所辐射的社会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等等都会加入进来,在时间的进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就会形成中国创造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探索提供一个模式。

许为平说,2005年将是一个总部文化年,在不能给出总部文化具体形态之前,总部基地的文化建设将遵循“三高”的原则,只要是代表高尚、高端、高水平的文化,代表先进的文化,总部基地都将主动引进来,为我所用。总部基地有自己的文化优势,从历史文化积淀来说,总部基地虽然比不上CBD和中关村西区,但这里是一张白纸,是200多年前的“美国”,没有包袱,会采用最好的方案,最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深圳、浦东都是这样一些地区,具备后发优势,总部基地也会一举成为耀眼的明星。

上一篇:凯蒂.库里克急流勇退的“打工皇后”
下一篇:春晓资本何文:SaaS领域对标美国的方法已失灵,只有做好这6点企业才能活
资讯分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