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蓬勃发展,不用再担心中国的创新能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取得更多骄人的战绩,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常常看到人批评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似乎中国是个科技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低下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常常听人讲中国这个不能自己造,那个也不能自己造。可别忘了,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你如果不买别人的东西,别人早晚也不会买你的东西。什么都自己造,那是闭关锁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的领域都领先。把中国相对落后的领域挑出来评判中国的科技水准,那是盲人摸象。评价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全面地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最好是基于客观的统计数字做结论。
为了评价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本文将讨论几项国际权威的统计和评比。对于每一项评比,我们必须了解它比的是什么;对每一项统计,我们必须了解它是怎样计算的;这样才能正确地解读它们。
自然指数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已经被网络媒体广泛报导,但很多文章没有说清楚它是什么。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集团搞的年度统计。自然集团下辖国际顶尖的科技杂志《自然》。它统计的东西很简单:论文的总量。如果一篇论文有两个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两个单位各自得到0.5的计数,某些领域的权重有调整,由此得到一个加权的论文总数。不是所有论文都被统计,只有自然集团评选出的68种各个专业的一流国际杂志才被考虑,也就是说论文有最低质量标准。
所以,自然指数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单位的科研总产出。它的优点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指标,缺点是除了最低的质量标准以外,没有更好地考虑质量权重。一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可以比得上1000项普通的科技成果。论文的质量也可以有客观的评判标准,比如被引用的次数。
在最新的2016年自然指数中,中国排名第二,仅在美国之后。这刚好和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一致。世界的五大经济强国中,德国排名第三,英国第四,日本第五。
至少,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没有给国家丢脸。
不过,我们跟美国的差距还有些大(17200:6500)。仔细看自然指数的各项统计,可以发现中国的优势和短板。
首先,中国科学院在科研机构的排名中,力压哈佛大学独占鳌头(1358:772),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排名第三。中科院贡献了大约20%的中国科研产出。在总共4个分专业的评比中,中科院位列物理科学类第一,化学科学类第一,地球与环境科学类第一,生命科学类第九。中科院下辖100多个研究所,6.8万名职工,靠人海战术也能赢哈佛。这是举国体制的优势。
其次,中国的大学表现得也不赖。北大(11)、南大(20)、清华(24)、科大(26)进入了前30名;浙大、复旦和南开也进入了前50名,前100名的大学中中有13所来自中国大陆。吃皇粮的单位,干得都不错。
中国企业则表现得差些。前30名只有华大基因(12)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前50名的还有一家中船重工(35),共7家企业进入前100。企业的创新不一定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还可以申请专利。一般企业进行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研发时,才会发表论文。这多少反映出中国企业的一个问题,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做得少。企业的研发能力弱,给中国的科技政策制定者们带来一个头疼的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和科研院所,常常满足于论文的发表和国家项目的结题,企业才会真正地把科技成果变为产品。从科研成果到能够在市场上成功的产品,是需要企业进行投入的。
另外,自然指数不能反映出中国的另外一个问题:顶尖的科技成果还比较少。比如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诺贝奖获得者很少。是仅仅由于时间积累不够还是有其他的问题,可以探讨。
专利数量
说完了论文说专利。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从各国的专利局收集数据。在他们的官网( http://www.wipo.int/ipstats/en)上可以查到各国专利的统计,包括每年本土法人(resident)和外国法人(non-resident)在该国申请专利的数量,获得授权的数量,以及本土法人到国外(Abroad)申请和授权专利的数量。
在每年本土法人在本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2000年的2.5万件增长到2014年的80万件。十五年间增长了30多倍,从2010年后就跃居世界第一。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口号,成果在这里显而易见。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全民创新热情的高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2014年的新闻发布中指出,中国专利申请的增长,是世界专利增长的最重要贡献者,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占世界的32%(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美国在2014年以28.5万件排名第二,日本以26.6万件排名第三。
在每年本土法人在本国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上,中国在2014年以16.3万件排名第二。日本以17.7万件位列第一,美国14.5万件排第三。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排名差别,可能有几个原因:各国专利审批时宽严差别较大,专利申请人的平均水平可能有差别,还有申请和授权的时间差。
在本土法人到国外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上,中国相对落后,分别以3.7和1.4万件位列第6和第8。对于中国企业,申报一项国际专利的费用,是中国专利的10倍左右。所以企业一般只挑选自己最优质、最核心的专利到国外申报。日本以20万件和12万件位列第二和第一,美国则以22.5万件和11.1万件排名第一和第二。跟日美相比,我们国际化的企业少,核心技术方面也有差距。
上面的论文和专利的统计,比得是总量。比较的结果也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相差不大。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在今天这个腾飞起来的中国,各行各业,凡是以总国力为基础的比拼,除了男子足球,哪一项不能排进世界前列? 过去十年,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填满一个大中型城市。这样的人力资源优势,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有?
然而,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高居世界第二,按购买力计算世界第一,人均GDP,即使按购买力计算,也只能排到全球第85位。如果不比科技创新的总量,比质量,比效率,我们的排名又是如何呢?
全球创新指数:亮点
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是一个不关注总量,只考量质量和效率的指数。它是一个半客观,半主观的综合评比,每年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学院(INSEAN)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作出。它非常详尽和全面,涵盖7大类共79项指标。不仅看各国的科技产出,还要看投入,包括进行创新活动的软硬件环境。与其说是一个创新指数,倒不如说是侧重于创新能力的社会发展评分。该组织2015的年度报告,共400多页,可以在其网站(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下载。
中国2015年的全球创新指数评分,在全部141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29名。欧洲科技小国瑞士名列第一,英国、瑞典分列第二、第三名,荷兰第四,美国第五。亚洲的新加坡名列第七,中国香港排第十一位,韩国十四,日本十九。中国这个排名,远不如论文总数和专利总数的排名那么靓丽。但考虑到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发展指数,这样的排名和中国的国情应该大致符合。在这个评比中,中国有亮点也有暗点。我们先从亮点谈起。
既然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发展指数,一个国家的得分应该和其富裕程度紧密相关。经济学人杂志(Economist)杂志做了一张很形象的图。在上图中,横轴是一个国家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纵轴是它的全球创新指数总分。可以看到,所有的国家都位于一条曲线附近。中国的第一个亮点是,我们远远浮在这条曲线之上。也就是说,在富裕程度差不多的国家中(包括泰国、巴西、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我们的创新能力鹤立鸡群。在这个评比中,中国被划分成中上收入国家,在中上收入国家中,中国名列第一。中国的得分,和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那样的发达国家差不多。远远落在那条曲线之下的国家也有,比如收入世界顶尖的卡塔尔,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土豪。
全球创新指数的7大类评比中,有两大类的产出指标,五大类的投入指标。除了7大类的总分外,他们还把产出总分除以投入总分,得到了一个效率排名。中国的效率排名高居第六名。当然,投入低或者产出高,都可能获得高效率得分。非洲国家安哥拉名列第一,瑞士和卢森堡列第二、三名。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效率排名最高。这是中国的第二个亮点。中国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创新国家,被全球创新指数组织请去介绍经验,2015年度报告中有一章,由几位北大教授撰写,介绍中国的科技政策。效率高反映出中国人因陋就简办大事的风格;也说明了,中国的创新成就,是在投入不高,硬件软件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取得的。我们应该向各个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
在两类的创新产出指标中,“知识与技术产出”(Knowledge & Technology Outputs)是7大类中最硬的一项指标。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论文和专利的总数被除以了按购买力计算的GDP,论文的引用次数作为质量标准被计入统计中,还有很多项目,比如高科技产业,计算机和IT产业的发展状况,ISO9001认证的企业数量除以总GDP等等,都被纳入。再说一遍,这不是总量计算,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衡量。中国的排名如何呢?高居世界第三!紧随瑞士、瑞典之后,美国第四,韩国第五。这是一个很大的意外,也是中国最大的亮点。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的排名,远远高于人均GDP,居于世界顶尖国家之列!这里面有一个小项目是中国的尴尬:收取的专利费在贸易中的比例,我们是零蛋。还有一个小项目是中国最大的骄傲:高科技产品的净出口(减去来料加工等)在贸易中的比例,我们是世界第一!我们不像有些国家靠脚底下的资源就可以发财,或者靠金融掠夺致富。我们没有那样的条件,中国的财富,来自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
全球创新指数:暗点
说完了亮点说暗点。7大类的评比,中国除了知识与技术产出,其他的排名都不高。
在5类投入指标中,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这一项中国排名32。这一项主要考量上网容易程度,发电量除以GDP、物流一类的指标,也考察单位能耗的GDP产出一类的环境指标(后者中国比较落后)。中国在基础设施投入是比较大的,但这里也没有挣到加分。
人力资源(Human Capital and Research)方面,中国排名31。这一项考量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类的指标。中国的教育饱受国人攻击,这里也没有拖中国的后腿。
在企业成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方面,中国排名31。这一项考量企业对科技以及科技人才的使用。中国虽然世界一流的企业还不多,但已经是世界的制造业之都,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在世界上都还是有竞争力的。在这里不拖后腿不意外。
下面是拖后腿的项目,在市场成熟度(Market Sophistication)方面,中国排名59。这一项考量企业贷款的容易程度,私企贷款、股票交易量、总市值和总GDP的比值,风险投资和总GDP的比值,市场竞争强度等指标。这一项和创新最相关的指标应该是风险投资。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曾经相当落后,“风险”投资只会给赚了了很多钱,马上可以上市的公司。真正需要资金的科技创业企业,几乎不可能拿到投资。这种情况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离硅谷的创业环境还相差甚远。
创新产出的另一个大类是“创造力产出”(Creative Output),中国排名54。这个大项下面有三个小项,前两个衡量企业品牌价值和文化艺术产业,实际上就是中国人说的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落后于硬实力,这对于新兴的工业国家算正常。但软实力会反过来制约硬实力的发展。中国的世界一流品牌的数量,跟中国的出口规模相比,很不相称。没有了品牌附加值,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地被普遍当成便宜货。没有足够的销售利润,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就受到了制约。怎么破局,需要中国的企业家们去思考。这两个小项中国排名第39和35,也不算最落后。第三个小项是网上创造力,中国屈居104。但这项评分中使用了按人口平均的维基百科编辑次数,按人口平均的油管(YouTube)上传次数等指标。由于众所周知的中国网上环境和法规,这样的指标对中国很不公平。看看国内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国人的网上创造力肯定居于世界前列的。
最拖后腿的项目是制度(Institution)一项,中国排名第91,这是一个直追国足的排名。它考量政治稳定性和政府效率,法治和法规质量,运营企业的容易程度等。这一项当然只能是完全主观的评判,中国的体制和西方不同,他们难免有偏见。我们是不是这么烂,有讨论的空间。不过国人对法治的渴望,企业对收到政府刁难的抱怨是切实存在的。中国企业尚未摆脱山寨文化,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政府当然也听到了呼声,怎样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结论
100年前,渴望现代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引进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到今天,赛先生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中国人无疑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尽管软硬件的环境不是最理想,我们表现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仍居世界前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做得很棒。拖中国社会发展后腿的是软实力和制度建设。
当然,和世界第一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主要在顶尖科研成果、核心技术、一流品牌等方面。这些差距,有时间积累不够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结构性的问题,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