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是当下颇为流行的词汇,在商者必谈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并且也都可以自圆其说。商业模式在商业化运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并不是脱离现实的闭门造车或简单复制,李明利本人认为,真正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的商业模式,根源还在于消费需求。
因为,消费者是商业活动的最后买单者,一种消费者无法接受的商业模式,就没有任何价值。看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能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总结起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细分市场,从消费趋势中把握商机。
消费需求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努力把握,总会找到新的市场机会。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或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就要时刻关注消费趋势的变化,深刻分析不同的社会焦点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商业价值。谁能越快洞察这种变化,率先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谁就会占得先机、先下手为强。
在策划行业盛行全能式服务、号称金融、服装、日化、食品通吃的时候,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在国家的产业政策、社会舆论导向、消费者的结构变化中,察觉到了三农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上升地位,必然导致大量涉农企业面对如此发展机遇而对“外脑”的迫切需要,于是从众多企业中,挖掘出“农业龙头”这一企业类型,并尽快调整自身的服务导向及商业模式,以“专业服务农业龙头”迅速在行业蹿出,成为农业领域品牌营销的引领者,地位至今无人能动。
理所当然的认为单一的商业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满足所有细分需求,必然是低效的商业模式。
2、了解消费者,从消费者的遗憾中找到突破。
很多企业觉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其实不是。没有完美的产品,也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很多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或遗憾。每个不满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企业如果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种遗憾,进行产品或服务升级,自然就会创新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策划咨询,从行业创立之初即是在企业经营中担当着顾问的角色,众多企业对其又爱又恨:爱他的足智多谋,让企业风光无限;恨他的脚不着地,使企业入不敷出。很多行业中人觉得这是正常现象,策划咨询从来都是只有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北京方圆却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赢利点:传统策划公司,提供的只有“方案”这种单一产品,造成与客户合作松散,双方价值都不能最大化发挥。如果延长服务链,从“提供方案”到“辅助执行”,从“收固定服务费”到“拿提成上不封顶”,不仅弥补了企业又爱又恨的遗憾,还可以使策划公司自身盈利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因此,“我靠提成”服务方式的提出,让北京方圆再次实现了发展提速。
尝试将消费者的不满或遗憾变成新的产品或服务,也许你就是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引领者。
3、找消费者麻烦,为“麻烦”提供解决方案。
在这个快捷社会背景下,消费者最喜欢的词是“快”,最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麻烦”。于是,消费者的“麻烦”,就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所在。最直接的例子,现在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24小时不间断的特点,让购物不再是体力活,消费者轻松搞定。
近期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掀起的打车APP大战,创业者们和其背后的阿里巴巴、腾讯、土豆这些巨头,不惜展开刺刀见红的白刃战,也正是源于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在最短时间打到车是一种奢侈,打车麻烦背后所隐藏的巨大“钱”景。这种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让消费者在最短时间打到车和让司机在最短时间找到客源。与其说没有见过哪个O2O行业像打车APP发展这么快,倒不如说在这个时期没有哪种“麻烦”比消费者打车时表现的更集中和突出。
请一定重视“麻烦”所带来的希望。
4、跨界,帮助消费者创造需求。
移动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谁?腾讯;
对银行造成巨大冲击的是什么?支付宝;
通话、短信必须是收费的吗?微信摇了摇头;
国美和苏宁不可撼动吗?京东不这么认为……
跨界,已不是演艺圈的专属名词,伊利牵手腾讯,顺丰携手便利店,黄太吉用星巴克的方式卖煎饼,跨界正当时。
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任何一种创新的营销模式都会成为过去,除了在消费者表现出需求时能第一时间满足他之外,更高层次的,是在消费者没有需求的时候,企业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需求,一旦这种需求成为习惯,企业的模式就必然获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说,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而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
人们的购买决定往往被习惯、懒惰、漠视、惯性所操控,所以,需求有时候不是等来的,需要我们去创造需求。创造需求,也不是靠传统的营销手段来引导,而是对消费者真正的了解。需求创造的过程,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管理的过程,需要对一切与消费者有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挖掘和价值再造。因为需求不是孤立的,只需要你放低姿态,从买卖之间的劝说,升华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用消费者的视界看待世界,也许美好的阳光就会照耀到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