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差异的东西好卖,有差异的产品有可能卖高价,这是营销人几乎共知的。优秀的差异化产品甚至不用推销,就会受到追捧和热销,就像“果粉”追逐新款“iPhone”一样。但是,做有市场实效的差异化并不容易。
差异化的两条邪路
我观察,许多企业常常误入差异化邪路。
一是用市场细分做差异化。
用市场细分的方法在大品牌统治的大市场切出一块小市场,试图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做老大。但是理想很骨感,现实很残酷。由于市场细分的方法太过显而易见,只要一个品类出现,无数的企业蜂拥而至,你一块我一块切割细分,占地为王,也似乎差异化了,可结果,要么市场太小养不起企业,要么差异化的度不足消费者没有感觉,产生不了营销动能。
做差异,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能拿棒槌当针。一堆微小差异,不如一个显著差异。有企业推出了三黑核桃露(黑花生、黑芝麻、黑豆+核桃),不如做一款纯粹的黑花生露来得差异化锐利。丝滑奶茶、香浓奶茶、炼乳奶茶、午后奶茶均属此类。
二是为差异而差异。
做差异,为了减少同质化竞争,但不能忘记了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认知。没有人烟的地方也没有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营销工作不用说但是必须做对的前提!
可能是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产品太过同质、企业对做差异的欲望太过强烈的缘故,在追求差异时有人彻底忘记了掏钱人的需求了,推出的产品有差异无需求。消费者需要一款保护眼睛的酸奶吗?不,这是企业的一厢情愿。“晶睛酸奶”从名称到成分(富含叶黄素、牛磺酸、维生素A、锌等四大护眼因子)有着显著差异,可最终无功而返。方便面市场中出现的非油炸方便面、湿方便面、直型方便面,茶饮料中的原叶茶以及搞不清算什么品类的“非茶6+1”,均属此类。
差异化不能为差异而差异。和其正的大瓶相对于红罐加多宝、香飘飘方便的纸杯相对于街边店售卖的奶茶、只做大自然搬运工的农夫山泉相对于人工净化水,都是具有显著差异的,同时,又是正面对接消费者需求的,是优秀的差异化产品。
不是所有的差异化都有市场价值。什么是正确有效的差异化呢?第一要差异得对——迎合消费者主流需求同时竞争者所不及,第二要差异得大,否则差异化一定是无效的。
做差异化的思路与方法
聚集做专的差异化
做专业专家型产品和品牌,是重要的差异化方法,尤其是与品牌延伸企业竞争具有显著优势。娃哈哈是食品饮料界的巨无霸,但是在杏仁露市场干不过承德“露露”,旗下的爱迪生奶粉在最讲究专业专一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至今没有被市场接纳。
对标老大的差异化
老大的优势与长项是其割舍不下的,因此,老大的对立面是它“命门”,最容易攻占。老大越是强大,特点越是鲜明,挑战者越容易在它的对立面找到差异化机会。可口可乐是经典的,百事可乐就是年轻的;当大家还在争做百分百果汁时,统一推出了首款低浓度果汁“鲜橙多”;iphone4创建了3.5寸标准屏,三星推出4.3、5.3系列大屏。
注意,这里说的是对着干,不是比着干。如果比着干,就像你要表白自己的烤鸭比全聚德还正宗一样,不会有人相信。
改变定位的差异化
阿胶原来属于“药”的,把它从药箱子里拿出来,放到零食的桌子上,市场从6亿暴涨到50亿。产品当然要做成零食状:有“阿胶水晶枣”“桃花姬阿胶糕”“阿胶蜂蜜膏”;南方老袋装黑芝麻糊是属于中老年人的,把它装入方便时尚的“爱心杯”,在王力宏的号召下,成为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的新宠,老品牌焕发了第二春,带得老袋装也热销起来。
塑造品牌的差异化
在品牌价值和形象上形成差异化,可以超越有形产品物质功效层面的属性,辅之品牌传播,率先在消费者认知上塑造形象,这是应对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终极方法。比如抢占独特的产地资源,做产地的代表品牌;用特色鲜明的文化做差异彰显品牌;用领先一步的高标准在行业中鹤立鸡群;甚至采用惹人喜爱的品牌卡通形象或者形象代言人,都能形成品牌的差异化。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产品是品牌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优秀品牌、畅销的产品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应该有差异的,而且内容充实、独具个性。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