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下称“高管薪酬报告”)显示,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以232.95万元的平均年薪荣登所有行业的榜首,这一数字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85倍,是当期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90倍。
而细分起来,在金融业上市公司中,上市银行的高管平均薪酬为253.53万元,上市券商的高管平均薪酬为239.62万元,上市保险公司的高管平均薪酬为215.99万元。其中,中信证券副董事长殷可以990.26万元的年薪在所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中拔得头筹。而位列第二的房地产业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仅101.75万元,还不到金融业上市公司的一半。
金融企业的高管该不该拿高薪?对此笔者认为,要从两方面看,如果金融行业的高管,是经过市场化机制公开选拔的,薪酬是提前对业绩等目标综合考量后确定的,那么高管拿高薪无可厚非。因为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危行业,金融行业高管承担的高风险是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
但是,目前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银行高管拿着过高薪酬以及行业的过高工薪待遇就值得商榷了。其一,从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银行各级经理人(高管)的选拔机制来看,基本还是行政化的官员任命制选拔模式,而非市场化机制选聘。这就决定了其不应该享受市场化的薪酬待遇。其二,垄断了金融市场准入,使得银行业高利润高回报与高管层能力水平、是否尽职经营管理基本没有多大联系。金融企业高管背靠国家大树,依靠国家垄断与国家赋予的特权,享受如此畸高的薪酬待遇,着实严重脱离基本国情。
所以,金融行业高管以及职工的过高薪酬已经长期备受社会民众诟病,必须遏制金融业等行业过高收入的状况,这不仅是一个政治民生问题,而且是关系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前途命运大问题。欣闻国家发改委透露:明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细则出台。希望越快越好。那么金融行业高管以及职工享受高薪酬会折射出啥问题呢?
首先,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的畸高利润和高管职工的过高薪酬是一脉相承的,都已经对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造成严重打压。现在金融类企业的高利润,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中小企业通过金融中介,真正拿到手的利率往往是10%~12%,甚至更高。而我们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能有5%就不错了,这样实体经济怎么能够发展?在这个前提下,你说金融高管薪酬是高还是低?
笔者认为,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贷款利率高、经营困难的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的金融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81.83%,高管仍然拿着行业垄断高薪,是非常不合适的。
此外,金融企业高管的高薪会造成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银行业自己。因为实体经济、实体企业不景气,会导致银行业的坏账开始走高,再加上高层已经引入银行业市场化竞争和退出机制,那么金融行业高管的好日子也不会长久了。
其次,我国目前正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而最为关键的是要越过收入差距严重悬殊的这道坎。当主要财富集中于少数高收入者手中后,对消费拉动力将产生严重影响,最终使得经济拉动力不足,最终难以走出陷阱。
消费倾向曲线告诉我们,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上升将促进消费同步提高。但是,当可支配收入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消费倾向就呈现下降趋势。因为,收入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用金钱满足的消费应有尽有了,进一步消费的动力就降低了。如果财富都集中到消费倾向低的阶层手中,那么,经济增长动力将失去,中国就很难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最后,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荣登所有行业的榜首,这一数字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85倍,是当期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90倍,必将倒逼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体制的改革。
上市金融类企业高管拿高薪并不为过,但关键在于:一方面绝不能罕涝保收,要看高管是不是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目标任务,换句话说,是不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来确定其收入。二、整个金融行业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和退出机制。而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达到董事会预定的任务目标的高管才有资格拿高薪,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不公。
上市金融企业高管拿高薪说明了啥?一方面说明,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利润过丰,这样会压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转型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说明,金融高管和职工拿着高薪,而绝大多数民众收入远远跟不上,这就造成大量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消费就会拉动不起来。更为关键的是,金融企业高管拿高薪将倒逼国企薪酬体制改革,未来高管的薪资将与其业绩挂钩,这样才能更加彰显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