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期特点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主要指个体或团队拥有的知识与智慧)正成为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未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认识、管理个体与组织的心智结构,这已将是知识时代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信息)时代到来表明,人在面对信息极大丰富化后,最需要的是学会不断地整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通过创新把这些信息转化为知识或智慧。即学习力将成为管理者发展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学习力(Learning Capacity)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柯比教授2005在其《学习力》一书中首次提出。柯比认为个体学习力是由个体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创造力(转化)等构成的影响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心智模式。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从学习力角度来讲,今天社会上的所谓“智力不足”现象其实质是学习力的缺失。目前管理者学习力不足不仅仅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可能更多地是由于人们观念落后所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如今智力不足现象是由于管理者获得知识能力缺乏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知识缺乏是暂时的,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而获得知识能力贫困才是根本的,若不能解决好获得知识贫困问题,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可能也就是外国人常说的,“中国人很勤奋,但不可能富有的原因所在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如今就是在发展比较快的沿海地区,解决学习力缺乏所产生的问题也依然任重道远。随着科技迅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作为解决学习力问题其内涵的诠释也将更加丰富。关键是管理者要具有信息解读与创新的能力,同时又要具有知识迁移与配置资源的能力。
一、信息解读与创新能力
一般认为信息就是财富,其实不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的发生没有任何限制,泥沙俱下、良莠不分,多少商家被淹没在泛滥的信息海洋中,因误读误导遭致沉舟折戟。所谓“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化作为一种趋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目前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和完善的信息社会中,信息不再是稀缺的资源,而是必须善加管理的双刃剑。所以更需要是人的信息解读能力。
信息解读除了正确解读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外,还要求跟踪各类垃圾信息,从而才能明察秋毫,对那些别有用心、损人利己的信息及时予以揭露。这种信息解读就需要管理者具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和能对有害的虚假信息迅速识别和纠正,及时告诫人们不要上当受骗。
提高管理者的信息解读能力,实际上也是一个提升学习力的过程。人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取决于他所掌握的知识和见识。培养信息解读能力取决于个体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断提高。提升管理者信息解读能力,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点之间的联系;(3)把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联系;(4)除此之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借鉴成功人士的认知模式和先进理念,可增强信息的解读能力。
知识创新能力主要是指通过问题设计、思考辩论、学习反思等形式的创造活动引起的高级思维和认知,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最终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能力。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知识创造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这个人的知识创造能力极其相关,而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体系,以及用何种方式储存知识,又直接决定着他的思维方式。因此,知识体系和知识存储方式,成了影响知识创造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评价一位管理者是否具有学习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行为方式;2思维开阔,愿意接受社会变革,同时考虑不同的观点;3对个人的能力充满信心,没有做不到只有没想到;4经常反思过去,进而展望未来与发展;5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6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接受社会对自己评价的不同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心理素质。
二、知识迁移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
知识在流通和传播过程中,不是自由流动的,人们把掌控知识流动的速度、范围、质量和数量及方向的能力,称之为知识迁移能力。关于知识迁移的定义,学术上也是争论颇多,普遍认为知识迁移等同于知识共享。近来的研究认为知识迁移与知识市场建立有关。在知识迁移中要注意对管理者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当对要表达的知识无法直接用通用语言表达时,要借助于比喻的语言和象征作用。(2)当与人讨论和沟通时,不要害怕追问和反诘,新知识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顺利迁移的。(3)当进行知识传播时,必须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知识的价值就是在共享中产生和提升的。
配置资源能力是在今天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条件下,为解决知识投入和知识产出之间的矛盾,即为解决知识有效性而提出来的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新经济思维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可分为:空间配置力、产业配置力、置换配置力和文化配置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各自职能的定位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应着力于营造一个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环境,而切勿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或用各种行政手段、搞运动的方式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
未来的营销模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品牌驱动,另一种是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之所在并提供适时的营销服务。未来营销就是这样一种通过获得知识能力的具体实践,从而解决客户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并不断提升其商业价值的过程。
传统的营销模式,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营销策划企业,最后的落脚点主要还是在运用广告的造势,在狂风暴雨的广告过后依然和消费者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种营销模式只是完成知识的黑箱迁移,消费者并不了解新产品,也不了解其品牌;另一方面,就是用户不再满足于结果和使用功能,还需要过程愉悦与情感流动获得价值体验。
在这方面,广告绝对比不上知识营销的说服程度。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实现营销的主要环节在于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知识营销不是单纯的免费试用和品尝,也不是一场两场学术讲座,而是充分调动自己在研发、销售以及应用方面的优势,把与消费者的知识沟通作为营销传播的重点,从而避开激烈的终端竞争、耗时耗力耗财的地面推广,从而更加准确地锁定终端目标,形成品牌和消费者需求的知识互动。这就是未来管理者的知识能力,也是未来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未来管理者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