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疾一:大股东侵占
经典案例:振东制药
5月25日,振东医药公告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并计入诚信档案,罪名则均起因于关联方占款。早于2011年时,其子公司就存在有多笔向关联方付款事项。但要么是未按合同约定超付款项,要么是以远超过关联交易所需金额进行预付,都在客观上形成了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合计涉及金额高达3913.5万元。要知道,这可不是振东制药被钱多烧的,该公司2011年全年实现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还是负数,多达8873.42万元的营运资金流失。简单算一下,免费提供给控股股东旗下公司的这近4000万元,一年定存利息就多达120万,这个儿子当得可是真够“孝顺”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举也使该公司“名垂青史”了,成为创业板首家被公开谴责的公司。
辣语点评:大股东侵占曾经是A股市场的顽疾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在ST类和已经退市的公司中普遍存在大股东侵占资金行为。原以为这还是早年间“分拆上市”的恶果,不成想这么快就被中小板和创业板“效仿”了,仅今年就已经有3家深圳上市公司因此问题而被处罚,不禁令人感慨,公司一上市,就从白骨精变成了唐僧肉。
而且从侵占手段来说,也像早先那样“愣”,可谓是“百花齐放”。如通过与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采购销售等关联交易占用经营性流动资金、利用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垫付人员薪酬等支出、直接或间接拆借资金、代偿债务及在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提供借款担保等方式,无所不用其极,也着实令人防不胜防。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罚得太轻!要是让大股东把侵占的金额翻一倍返还给上市公司,看以后谁还敢?
难兄难弟:
新亚制程在3月份因多项问题被深圳证监局通报违规,其中包括通过预付款给大股东的关联公司,却谎称对大股东和往来关联公司的关联关系并不知情。
彩虹精化曾于今年1月份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提供资金2500万元,却并未对外披露,被深交所认定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顽疾二:内幕交易
经典案例:彩虹精化
6月30日,还未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彩虹精化,献给股东们一份关于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厚礼”。
公告中称,2010年12月12日签订了一份大额合同,预计给公司带来的收益高达上一年度全年净利润的1.84倍,但是公司愣是没出公告对外披露这一事项。与此同时,公司董事沈少玲可是没闲着,在知悉了这一重大利好之后,借用他人账户“在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3月2日期间大量买卖公司股票”。于是,上市公司收到一份30万元的罚单,出借账户的几人“分享”38万元罚款,董事沈少玲则“独享”60万元罚款并“10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饭碗砸了吧?
行为太恶劣!
明显就是个“局”嘛,上市公司使劲压着利好不公开,让自己人在股票里面兴风作浪,不是筹划好的谁信?
辣语点评:要论及内幕交易罪,今年是最让投资者解恨的一年,郭主席刚上任就剑指内幕交易,称“零容忍”,将众多上市高管、一干基金券商的大佬们斩落于马下,实在是痛快!也可笑那些“犯事”的上市公司高管和金融大佬,还真是顶风作案的!小偷还知道严打期间收收手,真是执迷不悟啊,看见内幕交易这点小利都搂不住,瞳孔立马变成了铜钱孔。
换个角度再劝劝,拜托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高管们,咱能不能有点“起子”?其实靠着内幕交易也赚不着几个钱,上市圈的、减持拿的、股权激励赚的还嫌不够?咱能不能就别这么没有技术含量了?真让人觉得臊得慌!
难兄难弟:
领先科技1月12日公告,包括实际控制人在内的数名高管,因在2009年筹划重组过程中涉嫌内幕交易,而被证监会没收非法所得并罚款。
佛山照明9月24日公告,副总经理及其家属因在2009年推动新能源项目过程中涉嫌内幕交易,而被证监会罚款18万元。
顽疾三:财务造假
经典案例: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10月27日发布公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包括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以及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等事项,严重违反了《公司法》、《证券法》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而被深交所公开谴责。
数据经过更改后,将导致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4.61%,净利润更是一举“扭盈为亏”,变成-1368万元,同比下降143.87%。而且公告中称该公司目前还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自查,同时在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立案稽查,有关财务数据等信息有可能进一步变化。这意味着背后还不定藏着多少颗“雷”。
300268代表着这家公司上市资格的稚嫩,事实上还未满周岁就和财务造假的恶名联系在一起,实在让人疑惑它凭什么能上市?
辣语点评:财务造假,可以让投资者略感“欣慰”的是,这不只是A股的顽疾,“榜样”似的美国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从安然到世通、从施乐到凯马特,当然中资公司对此也是贡献良多,附带着养肥了浑水这一干狙击手。随着做空时代逼近A股市场,又有多少资本在暗中摩拳擦掌?
再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现在上市公司造假的手段比原先可是高明多了,如果让绿大地的操刀手回看当年的蓝田,恐怕是不乐意与后者“为伍”的。不过这也迫使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要同步学习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造假者也会分外努力,咱们必须能够跟上他们的步伐。过去是“落后就会挨打”,现在是“落后就要被骗”。
当然,或许也有一些窍门,看看现金流量,看看关联交易……
难兄难弟:
中恒集团利用地产子公司为壳操纵成本、虚增毛利润,再通过变卖房地产业务剥离假账,被揭露后连续跌停。
新大地茶油造假上市,万幸的是没有得逞,还是没能逃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
顽疾四:业绩变脸
经典案例:华锐风电
上市前的2008年到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6.31亿元、18.93亿元和28.56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12.75%;上市后2011年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72.84%,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128.38%。
从90元的发行价,一路跌到现在的19元(后复权)上下,中签的投资者就没尝到过赚钱的滋味;上市后的24根月K线中,仅有5根不是阴线。
上市前不是说前景广阔吗?不是说产能不足吗?不是说新能源的领军企业吗?为什么到头来经历过的所有辉煌,全部用来套住信任它、买进它股票的投资者?
辣语点评:这不是一个比谁业绩是否变脸的时代,而是一个拼谁业绩变脸得更快、幅度更深的时代,因此华锐风电绝不孤单。伴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大跃进,萝卜快了不洗泥似的IPO,发审委在5+2工作制下成为全中国最忙碌的公务员组织,业绩变脸必然如影随形。
不用多费大脑皮层细胞就能知道,业绩变脸中因上市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者少,为了上市前做业绩而“补窟窿”者居多,说到底就是,上市关把得太松。
难兄难弟:
……太多了,版面不够啊!
顽疾五:投资遭重创
经典案例:中海油服
中海油服在12月18日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收到挪威税务主管机关初步评估意见信函,补交税额及补交税额45%的罚金,累计可能达7.88亿挪威克朗,约合8.72亿人民币,另外公司还承担补交税额的相应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服早于2009年就收到了挪威税务主管机关关于“提供股价基础相关资料,考虑进行额外应税评估的意图”的通知,该公司在随后各期财务报告中也披露了上述事项及后续进展,但关键是“在上述期间未进行任何计提”。其实,税务部门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盯上你了,但是中海油服却视而不见、狂妄自大地认为“你罚不着我1这是否有悖于常理?是否涉嫌少计预计负债的利润操纵?是否涉嫌误导投资者?
这一点记者不能下结论,但是如果这笔8.72亿元的罚款坐实,结合中海油服历年来分季度盈利表现来看,可以下结论的是该公司今年的第四季度净利润将颗粒无收。对此,中海油服及其子公司并不认同挪威税务主管机关的初步评估意见,将继续与之进行沟通。
辣语点评:从经验来看,中海油服的沟通预期很难有乐观结果,又将是一笔中资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昂贵学费。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第一起,更不会是最后一起。
在我的印象里,央企出海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却罕见有成功者,可能也就唯独中兴通讯在欧洲布设的“棋子”没给它带来很大麻烦,而其他的,大多已经沦为外资口袋中利益的“棋子”。
是应该反省一下“学费”的问题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资企业出海过程中陷阱不断,而且还投诉无门?是被歧视吗?如果是这样,大不了不跟他们玩了,还是自己内功修炼不到家、扩张过程饥不择食?那就应该放缓自己扩张的脚步,先让自己强身健体起来,先确保能够消化那些“硬骨头”。就算准备出门充老大,也要先练出一身腱子肉来不是?
难兄难弟:
澳大利亚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自行终止,中铝耗时4年颗粒无收、亏损高达3.4亿元。
收购萨博汽车被拒,庞大集团4500万欧元购车预付款恐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