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场能够一帆风顺,如鱼得水?为什么有的人三五年后仍然原地踏步,毫无建树?为什么有的人资质平平,却总有贵人相助?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是你位置站的是不是高,速度是不是比别人更快,能不能比别人更快速的学习和进步,对自己有没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职业位置。
职业化就是看我们是否具备专业的能力和专业的态度。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职业化对于个人而言,是其获得社会认可,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讲,职业化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资质。本质上就是企业的职业化,同时也是一种竞争资格。
职业化——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李老师想对企业员工讲:
所有员工都要善于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什么是标准,如何让自己达到。
所有员工都要注重细节,不作差不多先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竞争力永恒。
所有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就是漂亮地完成所有交到你手头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允许找借口。
价值=能力×职业化的程度。假设用百分比来代表人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有100分的能力,而职业化程度只有50%,那么其价值显然减少了一半。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很高,那么其能力、价值就能够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而且是逐步上升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自觉发挥得很不理想,有“伯乐难遇”的感慨,很可能是自身的职业化程度不够造成的。
以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敬业精神一直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被称为企业的"发动机燃料"。不论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刚刚诞生时期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还是在现当代的大型跨国企业,敬业精神一直都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能否从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就看企业是否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比拼,比的就是企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从事工作。敬业精神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思想家也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对待事业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做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敬业”,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工作!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推崇的一种精神。敬业就是要像对待生命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为自己寻找任何借口来逃避工作,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高尚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记得国内知名的一名讲师说:职业化就是做什么要像什么样子——在初级竞争的阶段也许适用;目前的市场中,职业化,就要把各自行业的东西都研究透彻,做到极致——才能称得上职业化。我见过卖鞋子的老板,他的墙上挂满了皮鞋、舞鞋、凉鞋。也见过一些卖袜子的老板,办公桌边上挂满了长筒袜、连裤袜、混纺袜。他们把各自行业的东西都研究透彻,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一般来说,培养我们的职业化行为的习惯,对员工来说或许是一件非常苛刻的事情。因为在步入职场之前,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习惯,这样的习惯也许会时刻干扰和左右着我们。只要我们的经理人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与选择,把职业化的高标准行为纳入我们的日常管理行为,我们就可以通过日积月累而达到最好的自己,我们个人以及团队也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摇着头说:“这个人能力尚可,就是职业化素质太差了……”调查显示,90%的公司认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只能发挥出自身能力的40%-50%;但如果这名员工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化素质教育,那么他就能发挥出其能力的80%-90%。可以说,职业化是21世纪职场生存法则,是提升个人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职业化”是成功的代名词。实践职业化,让千万中外风云人物和企业财团成为其最直接的受益者。而目前许多公司的经理人与员工都不太职业化,原因是什么?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李绘芳老师的课程《职业化经理人培训》!
那么,我们常常说某某职业化精神真高,某某职业化精神太低。那么,这个叫“职业化精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化精神教育与职业化培训,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谭老师表示,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国内权威的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职业化不是贴在脸上的标签,不是穿在身上的套装,而是你平时怎么拜访客户,怎么接听电话,怎么给同事留言,怎么在会议上发表观点,怎么在讨论中坚持己见……有的时候职业化是非常细节的表现,小到你递给对方名片时名字的方向朝哪里,可是它的影响却可大到体现公司的整体形象。于细节处体现职业化,就是职业化的精髓。
一个企业里,老板都没有职业化意识,又何谈全员的职业化意识,更何谈员工的职业化行为;一个企业里,人们的着装都不能统一,又何谈思想统一,更何谈行为统一;一个企业里,企业人连最基本的工作纪律都不能遵守,又何谈工作效率,更何谈企业效益。
总之,李老师认为职业化建设迫在眉睫,我国民族企业的核心问题出在人,人的方面主要问题是企业人的职业化程度较低。职业化程度不高是导致职业习惯不良,造成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民族企业的现状,必须从企业人的职业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