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执行对下属考评的管理人员感觉良好;偏偏考核的最终结果不尽人意;笔者(佟天佑)把过往的企业顾问个案归纳和总结为绩效考评的八个误区。
深究其原因,几乎都是管理人员在实际考评中或多或少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评制度与规范化操作不完善的企业。因此,如何避免或是最大程度地克服这些倾向;可以说,是值得管理人员反思和实实在在去校对和关注的问题。
1.两极化误区:将被考核者优缺点扩大,一好百好或是一无是处。
2.趋中化误区:考核结果集于中间部分,不敢按实际拉开差距。
3.倒推化误区:为某人定一个考核分数,然后倒推分布要素。
4.轮流化误区:应付制度或条件限制,轮流分配考核等级。
5.归时化误区:平时漫不经心,到考核上报时忙于应付草率了事。
6.随意化误区:不按员工考核规范要求进行,依照印象进行考核。
7.人情化误区:把个人关系或好处等作为依据进行考核。
8.专长化误区:以自己熟悉的方面进行,考核其他的宽或紧。
要有效降低或减少这误人误己的八个误区,应从本质→内容→形式上加以明确化,本质上就是清晰目的和意义;内容上就是要以事实为基础,形式上要是增强监督和检查机制。同时,建立员工的投诉和反馈渠道;从考核到被考评都可引入参与方式,即在各部门进行的考核中出现未能达成共识并超过若干次的投诉时,由人力资源部门专责人员介入,作出调查、了解和报告。为的是获得实事求是的考核结果。
比如,以员工行为为对象进行考评的,一般遵循规范行为进行描述,以提高考评的正确性,但在衡量的尺度上,就应有客观和量化标准或是考评级内容,同时应有复评的程序进行审校;把考评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员工责任与体现奖勤惩懒。
笔者(佟天佑)的顾问心得和分享是:如何避免考评中误人误己的八个误区,制度和程序必须先行,它是管理的前提和规范基础,在考评实际运用上,应以培训和结果为导向进行检查。操作方面要注重以下三点:
第一点,以被考核人具体工作和岗位描述为基础,着重是主要职责和任务方面;应有明确、客观、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第二点,强化反馈制度,允许被考核人提请申诉的权利;对其应有连接性信息与效量评价记录,这方面需要上级的重视和不流于形式,定期关注沟通渠道的信息等。
第三点,建立考评面谈及完善参与机制(未达成共识时引入主持部门参与)下,重视当前的评价和着力于未来工作目标。
(注:这是笔者作为本土企业“十大资源”运筹创导者和实践者之《资源管理实战》的精要分享,若转载请务必注明原创者和出处)